监管出手!中金、国元等多家中介机构遭罚

时间:2025-03-18 15:44:00

对于“带病闯关”的IPO项目,监管再度出手严惩。

沪深交易所最新披露的罚单显示,2家IPO撤单企业、4家相关中介机构以及多名保代、会计师,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这两家企业是青岛科凯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凯电子”)、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芯电子”),前者曾闯关创业板,后者则瞄准科创板。

同吃罚单的中介机构包括,中金公司、国元证券、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安芯电子的“冲A”之路一波三折。早在两年多之前的2022年7月,该公司即成功过会。然而,受资产评估机构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下称“中水致远”)被立案拖累,安芯电子IPO审核中止。虽然很快便恢复审核,该公司最终却选择以撤单主动终止IPO。

在“申报即担责”的背景下,监管对存在问题的撤单IPO也严厉追责。撤单数月之后,安芯电子和相关中介机构同吃罚单,相关保代和会计师还因此遭到“禁业”半年的处罚。

安芯电子IPO“自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


在安芯电子科创板IPO终止一年半之后,随着上交所罚单披露,该公司IPO“带病闯关”的往事浮出水面。

早在2021年9月底,上交所官网显示,该公司上市申请获受理,次年7月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

据招股书,安芯电子拟募资3.95亿元投向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研发制造、研发中心提升建设两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在过会之后,因资产评估机构中水致远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相关规定,安芯电子IPO被中止审核。2022年8月,上交所称,安芯电子聘请的相关证券服务机构已按规定履行复核程序,故该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

此后,安芯电子的上市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9月,该公司以撤材料终止了上市路。

如今,多张罚单摆在了安芯电子和相关中介机构面前。

上交所3月14日披露,现场检查发现,安芯电子存在多项违规情况,包括研发人员认定不准确,研发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发行人对研发人员、研发投入、营业收入等事项先后出具多份自查报告,承诺相关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经查明,发行人作出的自查结论与事实明显不符。”上交所称。

例如,在自查报告中,安芯电子称,公司不存在通过延长信用期以扩大销售的情形。但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与客户如皋市大昌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如皋大昌”)约定信用期为月结90天,而如皋大昌实际回款周期已远超90天,安芯电子实质放宽了其信用期。

最终,上交所对安芯电子作出1年内不接受其IPO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汪良恩、时任财务总监方月琴予以公开谴责。

两家中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也难逃追责。上交所同日披露,对国元证券通报批评,对2名保代予以6个月内不接受其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及2名项目签字会计师也遭纪律处分。

中金公司因科凯电子IPO项目遭罚


深交所也对撤单IPO“亮剑”,该所最新披露的3张罚单,开给了科凯电子和中介机构中金公司、信永中和。

科凯电子曾闯关创业板,但最终选择撤材料。深交所官网显示,2023年6月,该公司上市申请获受理,此后完成了两轮问询。但在去年4月,公司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撤单近一年后,科凯电子接到了监管函。深交所披露,经查,该公司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两方面违规行为:其一,研发投入内部控制制度未有效执行,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其二,收入确认、采购管理内部控制不规范,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最终,科凯电子以及公司董事长王建绘等3名相关责任人遭书面警示。作为该项目的保荐券商,中金公司被书面警示,并被要求内部追责、限期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2名保代也遭书面警示;该项目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以及2名会计师,也被采取了书面警示的监管措施。

此外,近期还有两家券商被罚,分别是东北证券、国新证券。

据北交所3月14日披露,东北证券及相关人员被口头警示,并被要求提交书面承诺;国新证券及相关人员被出具警示函。上述机构和人员被罚,均因未勤勉尽责。

监管层面,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释放“严监管”信号。

3月11日,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并提出,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坚持依法严惩、依责严防,加快完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增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穿透力,快、准、狠打击恶性违法违规。

上月,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公开表示,证监会聚焦执法重点,不断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投资者最关切、最痛恨、“最不能忍”的违法行为的打击惩治。

值班编辑: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