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第一粒扣子”——西宁市以“六个一”为抓手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

时间:2025-05-13 15:19:00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突出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以开展一次学习研讨、党性(思想)分析、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和建立一份问题清单、进行一次集中整治的“六个一”方式为抓手,引领全市年轻干部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持续强化责任担当,改进工作作风,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争当挑大梁勇争先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学习研讨+党性分析”推动学习入脑入心

突出“引领力、内驱力”,注重运用任职培训、中青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制度载体,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党性分析,坚持以学入题,提高年轻干部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构建“‘套餐式’标准化课程+‘点餐式’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双向供给体系,举办“周五讲堂”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持续锤炼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力本领。市级层面先后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期、630人(次),培训班开设“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课程并开展专题讨论、党性分析,以严格纪律规矩筑牢作风堤坝。市直机关工委深化青年党员干部“星火工程”,采取政治理论培训教育、“师徒结对”助成长、岗位实践锻炼、警示教育等方式,持续提升年轻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习教育期间,先后举办了“强基赋能”青年干部讲堂等市级重点培训班,280余名年轻党员干部参训。城西区举办新提任副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采取“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举办年轻干部赋能讲学堂、干部专业能力提升研习社,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养,增强干事创业本领。

“红色教育+警示教育”靶向检验成长本色

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醒双向发力,“面对面、实打实”开展学习教育。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年轻干部开展沉浸式教育、近距离参观、重温式教育等现场教育。市公安局组织年轻党员民辅警代表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和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党委班子成员广泛征求基层年轻民辅警意见建议,了解教育管理方面的短板不足,指导年轻民辅警建立问题清单、关键岗位年轻干部风险排查台账。团市委将警示教育、开门纳谏等工作要求融入支部主题党日、各级团组织主题团日等活动中,持续筑牢青年干部拒腐防变防线。大通县组织82名年轻干部开展集体谈心谈话,集中观看典型案例警示录,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梳理廉政风险点,并签订《廉政承诺书》,强化底线思维。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党工委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庭审旁听,通过“沉浸式”法治课堂,将庭审现场变为警示教育“活教材”,让年轻干部“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

“问题清单+集中整治”强化工作作风转变

突出“治为要、用为刚”,延伸监督管理触角,引导年轻干部把问题查摆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以见人见事见思想见作风的实际行动,提高年轻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市纪委监委聚焦教育引导、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了解年轻干部思想状况,主要负责同志和党支部书记与新调入、新提拔和重点岗位年轻干部开展集体谈心谈话,帮助年轻干部转变作风、补足短板。城中区注重把集中整治与推动落实“经济发展挑大梁”“克难、破冰攻坚揭榜挂帅”“年度勇争先”三张清单贯通结合,组织年轻干部围绕“全科网格”“老旧小区改造”“群租房治理”等方面,开展穿透式、蹲点式调研,推动调研成果往中心聚焦、向大局靠拢。湟中区李家山镇引导年轻干部采取个人自查与交叉互查,逐个谈、经常谈、广泛谈的“双查三谈”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成果实效”的方法闭环推进,选派11名年轻干部驻村包片,推动年轻干部强本领、优作风、建新功。(记者 李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