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纱:港口出货延续平淡 贸易商抗跌性较强

时间:2025-04-10 23:02:00

中国棉花网专讯:据广东、江浙、福建等地棉纱贸易企业反馈,虽然4月上旬以来ICE棉花期货宽幅震荡、美国对等关税导致越南、印尼、印度等各国棉纺织品/服装企业对美国市场出口预期大幅下降,但近一周多来中国各主港外纱FOB/CNF/CIF报价仅小幅阴跌为主,国外纱厂、贸易商表现出很强的抗跌、抗风险属性,而港口已通关人民币棉纱受近期国产棉纱普遍下调200-400元/吨及外盘震荡偏软、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也弱势下调200元/吨左右。

浙江某中型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一方面目前无论港口保税、运输在途还是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纱厂持棉纱线,成本均比较高(部分东南亚小厂、弱品牌纱厂利润很低甚至亏损),各环节让利空间非常有限;另一方面2024/25年度以来,考虑到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及外围出口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部分中国纺服企业将溯源订单加快向东南亚/南亚等分公司、合作工厂转移,因此截止目前中国各主港保税棉纱数量较往年偏低,船货也并不多,销售商压力相对较弱。因此棉纱美金、人民币报价的调整要较ICE、郑棉等盘面迟钝很多,买卖双方观望情绪略重。

从调查来看,上周以来,中国主港不仅保税、船货印度/印尼/越南产纯棉32S及以上精梳纱报价相对坚挺(美金资源),而且越南产中高支纱针织纱FOB/CNF价格也连续持稳,国外纱厂、贸易商优惠力度不大,而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等各国赛络纺纱及紧密纺纱、越南气流纺纱等报价则弱势小幅下调。整体来看,进口棉询价/出货延续3月份以来的平淡趋势(仍以刚需采购居多),江浙市场纯棉赛络纺纱成交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