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子大威胁!去年广州海关截获外来物种103种次
时间:2025-04-13 23:05:00
时间:2025-04-13 23:05:00
“大家看这只手掌大的虫子,它的中文名叫长戟犀金龟,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甲虫之一,目前在我国尚无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如果它们扩散至野外,会因为缺少天敌的制约和自身强大的战斗力,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从而可能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本地生态系统受到巨大的冲击。”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月13日上午,广州海关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生物安全我守护 国门安全在心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环节,向社会公众普及国门生物安全知识,增强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意识,共同守护国门生物安全。
“大家看我手上的这个‘黄灯笼’,它可不是装饰品哟,而是专门诱捕实蝇的‘陷阱’。”活动现场,广州海关所属天河海关关员李安国正在向现场参观的小朋友介绍海关实蝇监测知识。
“黄灯笼”是海关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的重要“武器”,学名是“实蝇诱捕器”。实蝇是双翅目无瓣类实蝇科的通称,属于植食性昆虫。许多实蝇种类大多为作物害虫,诸如地中海实蝇、枣实蝇都是“臭名昭著”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公认的“水果杀手”。“通过监测,我们能及时发现实蝇疫情发生扩散情况,加强和完善地区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李安国一边耐心向孩子们解释,一边手把手引导孩子们将“黄灯笼”一个个悬挂到树枝上。
为了让参与活动的游客们“学有所获、玩有所乐”,广州海关还在活动现场设置海关科普课堂、外来物种标本展示、互动小游戏、海关监管工作犬搜索演示等环节,向游客们介绍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式和危害,普及国门生物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2024年,广州海关在进境渠道累计截获外来物种103种次,涉及蚂蚁、异形鱼、甲虫等。“近年来,昆虫类、爬行类动物等‘异宠’受到宠物爱好者的青睐,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企图违法携带、寄递进境。”广州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副处长罗衍松介绍,为严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广州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审图”设备应用,加大打击寄递渠道外来物种违法进境力度,构建了全方位的国门生物安全立体防线。
广州海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以“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将国门生物安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科普知识送进学校课堂、社区和进出口企业,提高社会公众生物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广州海关依托“海关进企业、海关进社区、海关进校园”等品牌,以各类形式组织开展国门安全教育超30次,服务社会公众、进出口企业人员以及学校师生超1万人次。
南方+记者 刘倩
【作者】 刘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