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解码营口民营经济“含金量”

时间:2025-04-13 23:04:00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辽东湾这片充满活力的海域上,营口这座城市正以民营经济为笔,书写着新时代的“淘金记”。

营口是一座因海而生、依海而兴的百年港城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民营“金”潮涌,活力满滨城

营口,堪称东北地区民营经济的一片沃土。以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为例,在仅十余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就集结了近500家企业。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艳朝分享道:“入驻开发区14年,我们企业的产值增长了30多倍。随着业务扩张,一个厂区的产能远远不够,于是接连建了3个厂区。”这样的故事在营口并不鲜见。截至2024年底,营口全市民营经济主体30.35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97%。这些密密麻麻的市场主体,构成了营口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

辽宁希泰科技有限公司业务逐年扩张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作为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的城市,营口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约60%的固定资产投资,创造了81%的GDP,贡献了82%的税收,提供了90%以上的就业岗位。尤为突出的是,全市99.8%的高新技术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充分彰显了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如此亮眼的成绩,让营口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的高度认可,获评东北地区民营化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创新“金”钥匙,开启新航道

在营口,民营企业早已将创新视为发展的“命根子”,勇攀科技高峰,挖掘创新“金矿”。以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从生产铝材门窗边框设备起步,没有满足于传统业务的舒适区,而是主动出击,敏锐捕捉市场趋势。随着光伏产业的兴起,金辰机械果断转型,向全自动光伏组件生产线进军,进而深入到光伏高效电池及组件装备解决方案的研制应用领域。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企业成功转身,在光伏电池装备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行业内的“小巨人”,手握行业话语权。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营口众多民营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你追我赶。截至去年底,营口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户,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443家,雏鹰瞪羚企业220家。这些创新型企业,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营口民营经济的创新天空。

政策“金”护盾,护航民企行

在地区发展的诸多要素中,资源固然重要,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能让企业充满勇气、大胆拼搏的良好氛围。营口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离不开当地政府用心营造的优质营商环境。

在政策法规层面,营口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颁布实施《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成为全国第一批出台此类地方性法规的城市之一,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2024年,《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营口市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相继出台,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加强法治保障等方面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营口政务服务大厅用心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营口同样不遗余力。营口在全省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专门为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组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汇聚各方智慧,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的政策咨询、发展规划等服务。

此外,营口还搭建了一系列政企沟通平台。早在2021年,营口市人大常委会就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1月1日定为“民营企业家日”。4年来,营口市通过举办全市民营经济大会、民营企业家早餐会、“我的营商故事”报告会、政企面对面恳谈会等系列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商重商的浓厚氛围。市委书记、市长“会客厅”制度,人大、政协、法院和检察院“政企开放日”制度,市级领导“企业家接待日”等一批政企直连制度接连落地实施,让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更加顺畅、高效。

产业“金”链条,汇聚强动能

如今,营口已构建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的“5+4+3”产业体系,为当地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在支柱产业方面,五大传统产业持续转型升级: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不断提升特种冶金产品竞争力;石化产业充分发挥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LNG码头等优势,重点延伸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新能源化工等产业链条;镁质材料产业加速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发展镁化工、镁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铝制品和粮油食品饮料产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在新兴产业领域,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四大产业蓬勃发展,营新化工、金龙耐火、金辰机械等一批骨干民企正在推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引领产业稳健步入高质量发展“黄金期”。此外,汽保设备、乐器和海蜇三大特色产业已形成显著的品牌效应,成为彰显营口民营经济特色的“金名片”。这些优势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为营口民营经济注入了强劲动能,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营口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未来,营口市将积极融入全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打造全市清洁能源、高品质钢铁、黄金、铜等4个千亿级和精细化工、铝、粮油食品、镁4个300亿级产业集群,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

“金”从海上来,擘画新蓝图

海洋,是营口民营经济的重要“富矿”。2024年,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树牢寸海寸金意识,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既为营口海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营口民营经济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关键枢纽,营口秉持“因海而生、依海而兴”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上,营口积极推动海蜇产业转型升级,向精细化、深度化方向迈进;大力建设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集装箱内贸港,提升物流运输能力;加快实施“蓝色粮仓”战略,推动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营口在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步伐愈发坚实有力。

营口正全力朝着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供图 营口市委网信办

2024年4月,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在营口调研时提出:“希望营口为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经验。”这一殷切期望,既是对“营口经验”的肯定,也激励着这座海滨城市在东北振兴进程中勇当排头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营口正全力朝着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从装备制造到港口物流,从水产加工到数字经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海域上扬帆起航,驶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文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