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我的,不要起太早!

时间:2025-07-26 11:57:00

姚先生经营水产生意

每天凌晨三点起床

进货 分拣 摆摊……

几年下来

过度透支的身体终于亮起红灯

精神萎靡 头重眩晕 胸闷心悸

腰膝酸软 脘腹胀满 大便溏稀


他来到中医院求诊

医生诊疗后发现他脉象细弱无力,舌苔白腻,诊断为典型的“心肾不交,清阳不升”。陈医生表示,这是典型的由于“被动早起”导致的睡眠不足,是一种非常损耗健康的行为,也是姚先生身体不适的关键诱因。


凌晨3点起床

身体正在经历什么


中医认为,凌晨3-5点(寅时)是身体修复的黄金期。此时人体阳气潜藏、阴气最盛,最需深度睡眠完成阴阳交替。寅时肺经当令,“肺朝百脉”,是气血重新分配的关键时期。

此时起身,如同在阳气萌生之初强行将其拔起,严重耗伤元阳之气。阳气耗散便无法温煦脏腑,导致反复感冒、畏寒肢冷、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等虚寒性疾病。

长期过早起床,心火不能下济肾水,肾水不能上滋心火,导致心肾不交:本该在清晨升发的阳气无力升腾,引发头昏沉、健忘、精力断崖式下降;本该下降的心火上扰,导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被动早起的双重打击


现代研究证实,“过早起床”与熬夜一样,都会造成睡眠时间不足。

短期影响头痛、头晕、注意力涣散、烦躁不安。

长期风险: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脑血管病、痴呆、免疫系统失调;

睡眠不足叠加强制唤醒,构成对生物节律和关键修复期的双重打击:破坏深睡眠(细胞修复)和快速眼动睡眠(情绪调节),而这两种恰恰是保障睡眠质量的关键。长此以往,容易诱发“睡眠惰性”(起床气),表现为严重昏沉、认知下降、情绪低落。


四步自救指南


对于被迫过早起床的人群,陈医生提供四个关键补救策略:


1.前移入睡时间

创造黑暗、安静、凉爽的睡眠环境,提早入睡,保障7-9小时睡眠时长。

在此推荐两个助眠锦囊:

1)温水泡脚+涌泉穴按摩:40℃温水泡脚15分钟(可加艾叶或生姜),按摩足底涌泉穴3-5分钟;

2)安神茶饮:酸枣仁茶(炒酸枣仁15g焖泡)或桂圆莲子汤(桂圆肉、莲子各10g慢炖)。


2.晨起能量唤醒

苏醒后闭目养神片刻,缓慢活动脚踝手腕,按摩头皮或太阳穴,起床后尽快接触自然光,早餐可饮用温热的生姜红枣桂圆茶。


推荐两个升阳妙招:

1)梳头通络法:用木梳或指腹从前额向后梳头20-30次

2)鸣天鼓:双手捂耳,手指弹击后脑10-20下


3.午间黄金修复

午时(11点-13点)是心经当令,阳气最旺,此时争取20-30分钟午睡,如没有条件午睡也尽量闭目静坐,也能起到养心安神的效果。

午餐建议清淡七分饱,避免油腻。

此外,午间还可轻揉内关穴与神门穴各2-3分钟。


4.晚间收敛阳气

戌时(19点-21点)后避免剧烈运动和脑力工作,可练习八段锦、听音乐、阅读冥想。睡前两小时禁食,避免生冷寒凉食物,远离电子产品。


两款助眠技巧请牢记:

1)握固安神法:睡前仰卧,四指握住拇指闭目调息5-10分钟

2)腹部摩运法: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逆时针各摩腹30-50圈


对于因工作等原因被迫过早起床的人群,陈医生表示,自救的核心在于科学管理睡眠和主动调节生理节律。通过前移入睡时间、优化晨起和午间习惯、以及晚间收敛阳气等策略,即使起床时间无法改变,也能最大程度地弥补损耗,保护核心生理功能,维护长期健康。将睡眠健康置于优先位置,是应对被动早起挑战的科学基础。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