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挑战天堑,海太长江隧道盾构穿江
时间:2025-04-11 13:54:00
时间:2025-04-11 13:54:00
“国之重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首次向长江天堑发起挑战。4月9日,南通市海门区,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江海号”盾构机启动,标志着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开启盾构穿江作业。
海太长江隧道,北起南通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其中,中铁十四局负责的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采用一台16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江海号”进行施工。
长江江底地质条件复杂,“江海号”盾构机始发后,将进行超长距离独头掘进,需穿越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粉细砂复合地层等复杂地质带。同时,水面距隧道最低点约75米,最高水压达7.5巴,具有超长距离、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大埋深、复杂工况等特点,对刀盘刀具、泥浆环流部件耐磨性、可靠性要求高。在穿越长江及两岸大堤时,盾构施工沉降要求控制严,施工难度大,且江中地质勘探覆盖的区域有限,不可控的未知区域多。
据介绍,超16.6米超大直径意味着盾构机刀盘开挖所需扭矩大,对主驱动轴承负载大。7.5巴超高水压对主驱动密封、盾尾密封等部件的承压能力要求高。在保持较高性能负载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整机在江底复杂环境中连续掘进9315米的可靠性是建设团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难题。
针对工程施工风险和难点,中铁十四局联合铁建重工组建研制团队,结合多年来在水下和大直径盾构隧道领域设备制造和施工经验,量身定制“穿江利器”——“江海号”盾构机,针对刀盘刀具、主驱动、推进、同步注浆等九大系统进行创新攻关,配置具有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和合金大、硬度高、覆盖广、耐磨强的切削刀具。主驱动配置伸缩功能,有效避免特殊情况下刀盘异常受力造成的主轴承过载,方便换刀作业、辅助刀盘脱困,并搭载了HSP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刀盘磨损检测、刀具状态监测、主驱动状态监测、壁后注浆探测系统等智能化装备系统,最大限度实现盾构机各部件的“可测、可视、可修、可换”,确保安全、高效、智能掘进。
海太长江隧道是《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重点推动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