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企业家梁希森凌晨去世,享年71岁!他“识字不足200个”,逆袭成房产富豪,投身农业又成“土豆大王”

时间:2025-04-02 17:03:00

4月1日,“希森薯业”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日0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梁希森的人生充满矛盾色彩。他仅读过一年小学,识字不足200个,却凭借过人胆识掌控数十亿资产;他被称为“傻子”,因改造家乡耗资巨大且短期难见回报,却直言“不盈利我不干”,通过循环农业实现商业闭环;他推崇“社会大学”的实践智慧,却又大力投资科技育种。争议声中,他的务实与理想主义并存:既以商人本能规避风险,又以农民情怀执着于乡土改造。正如其自述:“我的厉害和他们(高学历者)不一样,比如高科技我做不了,但让乡亲过上好日子,我能行。”

对此,网友们表示“小时候的偶像”“良心企业家,一路走好”……

从“极度贫困”逆袭成亿万富豪

梁希森,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

他家境极度贫困,曾以乞讨为生,13岁时始当学徒打铁,数年后又只身到外地闯荡。这些早年磨难,既锤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也埋下了改变命运的种子。

1983年,梁希森拿出积攒下的1万多元钱和朋友在老家开面粉厂,当年便纯收入3、4万元。当别人见他赚了钱,争着建面粉厂时,他马上关闭面粉厂,先后办起了调料厂、毛巾厂、五金加工厂,最后组成装修工程队,进入建筑和房地产领域。

1996年,他带领施工队赴北京承接玫瑰园别墅项目,垫资7000万元完成部分工程,却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面对风险,梁希森作出了一个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抉择:继续加大对玫瑰园的投资,直至其资不抵债,然后首先申请财产保全,继而申请玫瑰园破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竞买,直接由建筑商转变为开发商。

之后,恰逢北京市叫停别墅审批,玫瑰园成为稀缺资源,随着楼市回暖,他一度以20亿元的身价跻身胡润富豪排行榜百强。这场“豪赌”不仅成就其财富神话,更奠定了他在地产界的江湖地位。

从地产大亨转身成为“土豆大王”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成为亿万富豪后,梁希森并没有继续在房地产领域继续大展拳脚,而是回到家乡开始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实验”。

2001年,他启动“梁锥新村”改造计划,投资4200万元为村民建造联排别墅,以“旧房换新房”近乎免费的模式让村民入住现代化社区,同时将腾退的宅基地改建为鲁西黄牛养殖基地,吸纳村民成为产业工人。此后,他进一步提出“15年投资40亿改造黄夹镇109个村庄”的宏大愿景,试图通过农业产业化让农民“变工人、住楼房、拿工资”。尽管这一理想被外界称为“乌托邦”,但其首创的“企业+村庄+农户”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

之后,梁希森再次转向。他把先后开办面粉厂、毛巾厂、钢结构厂、建筑公司、装修公司、鲁西牛业等积累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到马铃薯育种上来,2007年11月,科技部批准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希森集团,依托企业运行。

2011年,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通过验收,中心设在山东省乐陵市许家希森新村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是我国唯一一个落户农村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当年,梁希森推出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希森3号”。其后,希森4号、5号、6号、7号、8号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相继研发成功。

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内蒙古自治区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马铃薯全粉生产厂,创新研制出马铃薯全粉与优质小麦面粉预拌的全营养薯麦粉,生产加工出了马铃薯全粉馒头、全粉面包、马铃薯饮料等特色产品,形成了从育种到大田种植到餐桌主食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条。因为在马铃薯产业取得的卓越成就,梁希森也被称为“土豆大王”

202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梁希森曾表示:“我们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还要让这双翅膀越来越硬。我已经66岁,梦想是能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为中国再新增5个产粮大省!

编辑|段炼 盖源源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希森薯业、齐鲁壹点、大众日报、新闻晨报、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