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镇:种好“菜园子” 鼓足“钱袋子 ”拎稳“菜篮子”
时间:2025-08-29 11:08:00
时间:2025-08-29 11:08:00
8月27日,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蔬菜基地一片繁忙。田地里,种植户浇水、施肥、除草,为即将到来的收获作充分准备。
农户查看四季豆长势。(图/郭立)
早晨6点,大桥村村民符支荣来到地里打理自己种的大葱和白菜。务农40余年,对于应季蔬菜种植和管护,符支荣有着自己的心得。
符支荣正在给白菜浇水。(图/郭立)
“夏末秋初适合白菜育苗。最近温度多半在20℃左右,白菜出苗快且整齐。白菜喜欢湿润环境,浇水可以勤些。另外,六盘水昼夜温差较大,非常利于白菜积累养分。”一旦聊起蔬菜种植,符支荣就像专家一样。而这些种植知识更是他提高收入的“秘诀”。“我家只有2亩地,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镇上的工作人员和科技特派员也教大家科学种植,这些方法能提高蔬菜产量。”
大桥村蔬菜基地核心种植区。(图/郭立)
大桥村蔬菜基地里有蔬菜品种50余种,蔬菜年产量达1.8万吨,是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市民的“菜篮子”。站在高处能直观地看到,基地是块被群山环抱的坝子。坝子在别的地方或许多见,但对于土地资源本就“高、少、碎、瘦”的六盘水来说却异常珍贵。如何“盘”好地里的蔬菜,用好这块来之不易的平地,让农民增收致富,蔬菜稳产保供,就显得十分重要。
陈海燕是大河镇农业中心主任。田间地头,时常能见到她指导农户种植的身影。
蔬菜种植既要精心管护也要技术加持。据陈海燕介绍,大桥村种植茄果类蔬菜的农户较多,亩产值最高能达5万元。为保证茄果类蔬菜稳产,农业中心尝试嫁接育苗,进一步提高茄果类蔬菜抗病性。经过嫁接技术处理的苗栽在试验田里,效果达到预期后才向农户推广。
“我们还定期和省农科院专家沟通交流,引进优质品种,促进蔬菜种植品质更新换代。农技专家也时常对关键技术进行现场培训和精准指导,农户现在更有信心和底气。”陈海燕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编辑 邓运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