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项拾趣|世界上第一条鱼,竟然只有拇指那么大?

时间:2025-07-10 14:03:00

最早的鱼类

对于过去

人类总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和敬畏

对于生命

人类尚且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

1999年11月4日,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之一——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轰动的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在我国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中发现的迄今所知最早的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同期该杂志还发表了一位法国学者以《逮住第一条鱼》为题的评述:来自中国的这一重大发现表明,“脊椎动物在早寒武世就已经开始了分化”。

地球上的第一条鱼被找到了。

那么,关于这条鱼,你了解多少?你想见到它吗?北京科学中心2号楼主展馆2层生命展厅“最早的鱼类”将带给你答案。

泥盆纪

泥盆纪是一个神奇的时代,被称为“鱼的时代”,早在寒武纪就诞生的脊索动物,在经历了一亿多年的压迫后终于崛起,从此脊椎动物永远占据了生物霸主的地位。

泥盆纪生态复原图 来源:中科院地质物理所

一时间,海洋已经被种类繁多的鱼占据,其中盾皮鱼类还产生了雄极一时的海洋霸主“邓氏鱼”,在强大咬合力的压迫下各种生物纷纷寻找应对之策,部分动物游得越来越快,部分长出更坚硬的刺,甚至有部分爬上了海岸、游去了淡水,而这些被称为“鱼石螈”的生物的出现也成为了地球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人类的祖先首次碰触到了温热的土地……

海口鱼

寒武纪的脊索动物昆明鱼、海口鱼被认为是最早的脊椎动物。

海口鱼是一种原始的拟鱼类生物,只有拇指般的大小,但却是生命进化史上的巨人,拥有坚实的外壳和非常独特的身体,是未来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

初始全颌鱼复原图,颌的分化开始出现 来源:中科院地质物理所

海口鱼作为“天下第一鱼”既发育出了前位对眼、原始脊椎等有头类的初始创新性状, 又保留着无头类的多重生殖腺特征, 恰好代表着刚刚由无头类祖先向有头类范畴的初始过渡环节。在原始脊椎的支撑和骨骼肌的牵引之下,海口鱼获得了完全不同于节肢动物的游泳方式。

海口虫游泳姿态复原图

它们平日里会群体聚集在浅滩中来躲避奇虾这类捕食者的攻击,虽然海口鱼已经拥有了背鳍、腹鳍和尾鳍,但它弱小的身形,注定无法拥有很快的游泳速度。所以它们通常生活在海床附近,白天时会把半截身体藏在沙砾中,靠着水流带来的浮游生物过活;当夜晚来临,捕食者们该睡觉了,它们才会勇敢地冲出沙窝,在水面肆意畅游,但是稍有一点惊扰,它们又会藏回沙砾中。

庞大的鱼类家族

很多鱼的种类一直延续至今,四大类群中盾皮鱼和棘鱼已经灭绝,软骨鱼演化成了如今的鲨鱼、鳐鱼等。硬骨鱼中的辐鳍鱼类是如今最常见的鱼类,硬骨鱼中的肉鳍鱼爬上了岸演化成了早期两栖动物,进而诞生了绝大部分的脊椎动物。

鱼类演化示意图 来源:中科院地质物理所

而一些没有登陆的肉鳍鱼依然保留下来,比如现今淡水中的肺鱼、深海中的腔棘鱼等。就连无颌鱼类现在也有许多保留下来的物种,比如七鳃鳗、盲鳗等。

在“最早的鱼类”这个展项中,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展台左侧的海口鱼微景模型,看到海口鱼的形状;展台的右侧,是透明玻璃球罩,可以看到海口鱼的照片,以最直观的方式,走进海口鱼。

如果觉得太单调,我们还可以通过展台中间的触摸屏,进行考古挖掘的游戏,在模拟考古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关于海口鱼的知识。

从脊索发展到脊椎是脊椎动物出现的一次飞跃,为后继生物演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开拓了更为广泛的领域,为脊柱动物从称霸海洋、登上陆地、占领各个生态位提供了重要契机。而海口鱼是这一重要进化节点的代表生物,漫漫进化长河中闪耀的生物明星。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来源: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