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河南最牛服务区”,让服务区不止于匆匆一停

时间:2025-04-13 21:51:00

□吴朝豪 (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被网友誉为“全河南最牛服务区”的原阳服务区(京港澳高速)因提供免费理发、住宿、温泉洗浴、洗衣等20项免费服务而走红。据报道,该服务区是河南省高速公路五星级服务区,全国优秀服务区,是河南省首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并承包经营的服务区。服务区从2008年开业就推出洗浴等免费服务,免费理发和洗衣服是2009年底逐步增加完善的。(澎湃新闻)

这是一项便民服务,无需高消费门槛,仅需简单登记,即可享受覆盖基本生活所需的贴心服务。对奔波在高速路上的司机乘客而言,服务区意味着短暂的停留与修整,但在更多时候,他们面临的却是洗浴难、休息难、花销高等现实困境。而原阳服务区,恰好送出了这种“稀缺式温暖”,在高强度的来往过程中给这一庞大群体留出了一席舒适的喘息之地。

原阳服务区的运营模式,其实揭示了一个“谁来为公共服务买单,服务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的议题。在这个服务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由民营企业投资、运营的特殊样本。从加油站到宾馆,从便利店到休息室,服务区构建了完整的商业闭环,正是这套机制支撑了它长期持续的“免费服务”逻辑。而所谓“免费”,并非意味着真正的零成本,而是在整体盈利模式中做出的结构性让利,是通过换取用户忠诚度、提高复购率、塑造服务口碑,从而实现“让利即盈利”的逻辑闭环。

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运营模式是市场机制下的公共服务创新。在不依赖财政补贴的情况下,通过对交通流量、用户需求的精准分析,打造出“既讲温情又讲效率”的服务模式,不仅没有失去市场竞争力,反而因为反差形成品牌势能,收获了远超服务区本身的社会认同。也正因如此,原阳服务区的热度并不偶然,而是一种“反常识的正确”带来的启发效应。

当然,一个成功案例能否被复制,不能靠情绪驱动,更需结构支持。原阳模式的背后,是十余年的持续运营与逐步完善,从2008年开业就开始提供洗浴服务,2009年陆续扩展到免费理发和洗衣服,直到今天已涵盖20项服务,这种长期投入、精细运营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当下很多服务区之所以难以效仿,除了资金限制,更在于运营理念上的滞后,总是将服务区视为“交通附属空间”,而非一个有独立价值的“中途生活场”。只当客流为“人流量”,服务就注定表层,唯有看到“人”背后的劳累、需求与尊严,才能激发出真正有效的服务创新。

还应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群,原阳服务区东区的部分免费服务区域因设施老旧需进行升级改造,现已暂时关闭。根据服务区负责人的说法,改造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都表明了该服务区对每一项服务的细节把握。服务区的硬件磨损、人员成本、客户流动等实际问题,都决定了再温暖的服务也不能脱离现实而空谈。能否在不牺牲初心的前提下完成服务优化,是原阳服务区未来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再放大来看,当前公共服务的配套能力,正在成为衡量运输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对高速服务区而言,除了基础功能是否健全,更应反思的是它在为谁服务?能否回应每一类司乘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原阳服务区的“特别之处”,恰恰是将这种本该常规的关怀做出了标准化和持续性。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升级,服务区不只是“加油、如厕、买瓶水”的地方,服务区也应从“高速中转站”走向“公共生活驿站”。原阳服务区的实践,也许只是中国交通服务体系进化中的一个样本,但它所展示的温度、效率与可能性,理应被更多看见、更多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