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个孩子都抽到“上上签”
时间:2025-08-30 12:15:00
时间:2025-08-30 12:15:00
愿每个孩子都抽到“上上签”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关教育的视频又铺天盖地而来。前不久刷到一条视频:内蒙古一所小学的一个班里,老师选班级里面最内向的那名学生帮忙抽签,说抽到空白签就全班免课后作业。学生满脸通红地走上讲台,紧张得手发抖,不安地望着老师。老师鼓励他:“你来抽签,然后打开。”学生小心翼翼地从纸箱里拿起签,一时不敢打开,台下的同学都双手合十、祈祷,希望他抽到理想的签。学生小心地打开纸签的一角,面向同学慢慢展开——纸签上没有字,一片空白,全班同学一下子欢呼起来,班里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走上前拥抱、感谢他抽到了“上上签”,给大家带来好运气,同时对他充满了崇拜。殊不知,所有的签早已被老师动了“手脚”,换成了空白签。这是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目标学生只有一个,就是班里性格最内向的那名学生,目的是通过抽签让他成为班里的“英雄”,从而提振他的信心。看完视频,瞬间泪目。静下心想,打开纸签的那一刻,班里同学跑向他拥抱他的那一刻,他一定会记住一辈子,他也许是第一次感到有那么多人认可他,这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因为他打开的不只是签,还是心灵的窗户,他从此不再内向,一定会慢慢打开封闭的内心世界,相信自己,做一个快乐、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少年,满怀信心走上未来的人生路。
毫无疑问,这一签是这名学生抽到的人生“上上签”。对每一名学生来说,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他们一生的福分和财富。好老师精心设计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件暖心的事,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有时还能“救”人一命,让人从“心”出发。日常生活里,常听到不少老师感慨:教书易,育人难。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一所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好生差生,一应俱全,要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学生不掉队,并非易事,特别是面对性格缺陷的“弱势学生”,没有教育智慧和艺术,是难以成事的。两千多年前的杏坛之上,孔子以“有教无类”的胸襟与“因材施教”的智慧,为中国教育奠定了永恒的精神坐标。重温圣贤箴言,其对家境贫寒、性格内向等弱势学生的教育,恰如穿透时空的明灯,照亮身边的现实。
有一句话说得好:“学校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论好生差生,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好老师对差生要做到不鄙视、不放弃,这样才能打破壁垒,筑牢教育公平基石。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老师应当在物质公平、机会公平、心理公平上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孔子就曾收容“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立足新时代,我们应当构建兜底机制,通过政策为寒门学子扫除生存障碍,使其不因贫失学;推动优质师资向乡村、薄弱学校流动,破除“寒门难出贵子”的困境,践行孔子“容众纳贤”的教育理想;消除对困难学生的隐性歧视,筑牢“尊严平等”的心理防线。在这方面,“时代楷模”张桂梅已经做出示范,她让山区女孩凭知识改写命运,走出大山。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个性化育人艺术。为师者唯有开启智慧,深耕育人之道,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才能点亮内向心灵的亮光。譬如古人倡导对退缩者“进之”,对激进者“退之”。孔子认可子路之勇、子贡之智、冉求之艺,对性格怯懦的冉求,鼓励其果敢;子路鲁莽,则抑其锋芒。针对兴趣导向和隐性能力的不同,因人“开方”,劣势可变为胜势,弱者也能变成强者。
立德树人,功在当代,利在长远。锻造学生的“君子人格”,方能夯实未来之基。在现实社会,不妨多一些拒绝“流水线式”育人的所谓“标准化”教育,让教育阳光照耀更多“沉默少数”。总之,真正的教育公平,不在于让所有种子都长成参天大树,而在于给苔花以绽放的微光,予寒梅以傲雪的风骨。坚守教育正义与个体尊重,恰似立德树人的“双翼”,让每个孩子都抽到“上上签”,助孩童的梦飞得更高、更远。这,也许就是教育最伟大的财富!
《右江日报》版面截图
01
02
03
来源:文字:百色融媒 (记者 赵新伟)、视频: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潘琳珏
复审:阮晓宁
终审:周福宁
百色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任何自媒体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百色市融媒体中心拥有版权的作品及新闻信息,须事先取得百色市融媒体中心的书面授权,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