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认定事实错误

时间:2025-01-11 15:26:14

认定事实错误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或相关司法人员对案件的基本事实进行审查后,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错误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例如对证据理解不准确、逻辑推理出现偏差,或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认定事实错误可能导致判决结果不公,甚至完全颠倒了事实真相。

认定事实错误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或者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

2. 发现了新的事实或证据,证明原来认定的事实是错误的。

3. 发现当事人伪造证据,或证人作伪证、鉴定人提供假鉴定、翻译人提供假翻译等情况,导致案情虚构。

4. 侦查、检察或审判人员犯有渎职罪,故意歪曲案情,作出枉法裁判。

在法律程序中,特别是刑事案件中,如果出现认定事实错误,可能会影响判决结果,进而影响当事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司法实践中对事实的认定非常严格,要求有充分、确实的证据支持,并遵循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