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事项压减8成!涉企干扰减少7成!佛山市场监管“大瘦身”

时间:2025-04-16 21:13:00

4月16日,佛山市召开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融合监管改革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改革举措及阶段性成效。融合监管改革推行以来,佛山通过打造“无事不扰”的新型监管体系,实现监管人员“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集约化监管模式,有效破解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难题,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智慧监管平台破解重复执法难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搭建覆盖市、区、镇(街)三级的市场监管一体化监管平台等方式,实现数据孤岛变数据枢纽,人工巡检变智慧集成,被动处置变主动预警。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浩斌介绍,该局通过佛山市场监管数字底座归集许可注册、业务监管、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年报报送等数据,构建“一企一档”全景画像,形成标准统一的企业信用数据库,日均处理数据超50万条,为市场监管领域检查事项“一次通查”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创新开发‘佛山市监’小程序,全程电子化和全链路留痕,有效解决重复录入、多头报送等问题,为基层松绑减负。”陈浩斌介绍,小程序使用以来,累计注册使用人数超5.68万人,监管人员、企业端、银行端的日均活跃用户超8000人;检查平均耗时压缩63%,节省人力成本、车辆、耗材等财政支出超1亿元,显著降低了监管成本。

以“信用、风险”为基础靶向,佛山构建“通用+专业+公共信用”三维信用风险模型,实现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级全覆盖,并通过合理确定、调整抽检比例和频次,实现能合并检查的,不重复检查;能联合检查的,不多头检查;能通过非现场、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监管的,不入企实施现场检查。

机制创新场景融合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针对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痛点,市市场监管局以双随机“一单两库”为依托,创新建立“事项-对象-场景”三维融合监管机制。

在事项标准化建设方面,该局全面梳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按业务线条归口动态管理,将事项清单打造为部门的履职清单。经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从原来932个事项、228份检查表,清理合并至130个事项、76份检查表,检查事项压减86%、检查表压减66.67%,在法定权责框架内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改革后的融合监管‘一支队伍进企业’模式,让检查频次和人员投入均下降四成。”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叶奕茂以陈村试点为例说明,“局内合并检查+跨部门联合检查”模式,既保持监管力度又减轻企业负担。

在商业综合体等复合经营场景,佛山按照“一场景一清单”集成监管模式,联合开展减少检查频次。截至3月底,佛山已完成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等场景式融合检查1.67万家次,相当于完成超6.5万次的单项日常检查,涉企干扰减少74.25%。

融合监管改革实施以来,佛山逐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经营主体活力和融合治理能力,形成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融合监管体系。

数据显示,试点区域的相关业务领域涉企检查频次平均精简接近40%。以零售药店为例,改革前,药品、医疗器械、计量、价格等监管需多组人员共同参与。改革合并检查事项后,只需一组人即可完成多项监管任务,检查平均耗时从3小时压缩到1小时,涉企干扰减少70%左右。这种“非必要不打扰”的监管模式,让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发展,推动佛山企业标准“领跑者”数量、湾区认证等关键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陈浩斌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迭代升级融合监管改革,全链条提升监管精准度、有效性,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以更优营商环境推动佛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文字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陈意威

图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华锋、陈意威

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吕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