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埔寨走马灯:不用电就能转动,旧时丰顺人的浪漫美学
时间:2025-05-21 10:34:00
时间:2025-05-21 10:34:00
(丰顺埔寨走马灯,时长共54秒)
“走马灯的转动是不需要电动装置的,那它是怎么转的呢?”刚与张仁顺见面,他便抛出了问题。作为丰顺县埔寨镇走马灯制作第五代传承人,年过七旬的张仁顺制作走马灯逾五十载。
转动过程中,灯罩上的图像便不断走动,活灵活现,意趣盎然。
《丰顺县志》记载,迎、挂花灯在丰顺有悠久的历史,而走马灯是花灯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走马灯,又称“宫廷灯”,古时大多出现在宫廷,如今也走进了普通家庭。在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将走马灯悬挂于家门口,用于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阖家平安,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尽管制作了众多走马灯,但每每看到框架形成,张仁顺仍会心生欢喜。
张仁顺介绍,丰顺埔寨走马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于2020年12月被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制作过程,包含雕刻、剪纸、绘画、油漆等诸多工艺。
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走马灯,需要耗时一周左右。走马灯由骨架、旋转轴、转轮等零部件构成,需要雕刻、剪纸、绘画、油漆等诸多工艺,仅骨架部分就要经过开锯、拉花、雕刻、打磨、上漆等多道工序。走马灯的轮轴上有各种各样的剪纸,灯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罩上,图像便不断走动,活灵活现,意趣盎然。
制作过程,手艺人用耐心与细心不断打磨。
制作走马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于如何解决缺乏电动装置却能实现自动旋转的难题。在这一关键环节上,张仁顺既传承了传统技艺,又融入了创新元素。
走马灯能借助照明时产生的热量驱动自身转动,热气上升从而带动叶轮旋转。
交谈之际,只见他手法娴熟地用针线将叶轮状的牛皮纸缝制在灯部顶端。“走马灯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借助照明时产生的热量驱动自身转动,热气上升从而带动叶轮旋转。”张仁顺向笔者介绍道。在过去,埔寨走马灯依赖煤油灯作为动力源,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经过反复试验与实践,张仁顺最终为走马灯内置了25瓦的灯泡,并对内外旋转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进,显著提升了走马灯的旋转稳定性,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制作过程完全没有图纸,全凭手艺人的经验和技术。
“每一个步骤看似简单,却很精细,制作过程完全没有图纸,全凭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技术。”谈及丰顺埔寨走马灯,年过七旬的张仁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藏着对这门手艺半生的眷恋与执着。“木架颜色是喜庆的红色、龙头雕刻的材料是樟木、画和贴纸有龙有凤,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传承……”
制作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测量。
如今,让张仁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丰顺埔寨走马灯。“埔寨镇政府也在积极举办培训班,我的后辈们也已熟练掌握了这门制作工艺。”他轻轻抚摸着手中刚完成框架的走马灯,粗糙却灵巧的手指在木架上摩挲,仿佛在与时光对话。
走马灯的轮轴上有各种各样的剪纸,灯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灯罩上,图像便不断走动。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采写 记者 黄培强
摄影 记者 何森垚
通讯员 郑坤 卜优芬
【作者】 何森垚;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