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5G信号全覆盖,乘客刷手机更流畅了!

时间:2025-04-15 15:59:00

近日,上海地铁全线网5G公众信号正式开通,覆盖21条线路、517站、896公里的轨道交通网,乘客可以更加流畅地边坐地铁、边刷手机、追剧、听音乐。同时,依托这一5G公众信号网构建的5G专网也同步投入试运行,成为全球首个规模化、体系化部署应用5G的城市轨道交通,为超大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新标杆。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组织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上海铁塔以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携手申通地铁集团攻坚克难,累计投入人工超10万人次,最终实现5G公众信号在上海地铁全线网覆盖开通。

工程不仅实现了广覆盖,还聚焦高品质的乘客体验和智慧场景应用,实现了80%线路段的5G-A(5G-Advanced)网络升级。各方将以地铁5G公众信号全线网覆盖为起点,持续优化完善5G网络的补盲补弱,不断升级市民乘客网上冲浪体验。

地铁内5G速率有多快?

在列车行进至新闸路至汉中路区间时,中国移动测速员拿出手机测速,下行速率为1386.4Mbps (兆比特每秒),在汉中路站台,两次下行速率分别为3028、2579Mbps。而记者在站台用联通手机实测网速为831.7Mbps,当列车进站时,网速变为429.6Mbps。测速员坦言,测试用的手机涵盖的频率比较广,且测试的速度达到了峰值,普通乘客的网速体验并没有那么快。此外,列车到站时,由于使用网络的人变多,速度也就降了下来。

上海移动规划技术部副总经理杜艳艳告诉记者,地铁的空间比较狭小,传统基站的安装也比较困难,所以中国移动在隧道里安装了定制的一体化设备,简化建设难度,同时,采用四缆建设方案,相比传统两缆方案,体验速率提升超过30%。

赋能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5G比作是一枚硬币,它的一面朝向市民乘客,提供更好的上网服务,那么另一面则朝向地铁专业领域,即5G公网专用,凭借更优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智慧高效运营。

申通地铁集团积极响应技术发展和国家政策引导,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配合通信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电信基础企业开展5G覆盖的研究和试点。以往上海地铁通过自建无线专网,可基本满足列车监测、指挥调度等业务的基础通信需求,但随着网络规模、客流量,以及安全与服务要求的不断扩展攀升,既有的、自建的无线基础设施已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智能运维、列车全自动运行、移动信息化等应用,亟待有广覆盖、易接入、更经济的无线宽带网络来赋能。

于是,各方锚定5G技术,与4G相比,5G具备大带宽、广连接等特性,其信息传输峰值速率、单位面积连接数增长均达到10倍以上。通过顶层设计规划,上海地铁明确了采用5G公网专用策略,按照集约化原则推进网络建设,补充地铁生产和管理区域覆盖,既服务公众移动通信,又赋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高效共享利用5G网络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地铁运维中心

5G让地铁运维有了更多场景应用

通过5G提供的宽带通道,不仅可以远程监测地铁列车总体运行状态,还可以实时获取对传输速率有更高要求的如弓网监测图片、视频等重要数据。例如:通过车辆智能运维平台的数据监测和比对分析,若发现列车弓网异常可触发预警,维护及调度人员就能提前采取措施,大幅降低列车救援风险,保障线路运营顺畅。

利用5G大带宽和定位能力,可以建设5G单兵(移动视频管控)系统,为施工管理、应急抢险等现场作业提供远程调度和监护。5G单兵系统将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现场实时1080P高清视频,通过电子围栏实现基于位置的人员管理,定位精度可达到10米以内。

在部分车辆基地,可以投用5G巡检机器人,利用5G提供的高速通道,实现对采集到的车下重要部件高清图像和视频的远程检测及故障识别,可替代超过80%的车下人工巡检,准确度约98%,进一步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

除了上述应用外,上海地铁正持续推进生产管理重点区域的5G专网全覆盖,加快与移动点巡检、工程车安全监控等各业务系统的对接调试。

原标题:《上海地铁5G信号全覆盖,乘客刷手机更流畅了!》

栏目编辑:裘颖琼 题图来源:陈梦泽摄 图片来源:陈梦泽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