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智能化弯道超车,华晨宇演唱会使用的吉他来自惠阳制造

时间:2025-05-22 08:17:00

华晨宇手拿“惠阳制造”火星赛博吉他在演唱会唱响;“惠阳吉他”成为大湾区各大音乐节气氛伴侣;周杰伦、陈楚生等众多明星寻找的“宝藏”吉他皆产自这里......

34年前,自这里诞生了第一把以国际标准制造的吉他后,“音乐基因”就在惠州市惠阳区这座“爱乐之城”种下,让这个工业之城增添许多浪漫活力色彩。这里有从原材料供给、半成品、电子五金配件、吉他装饰包装到吉他数控机械等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鼎盛时期,全球每五把吉他就有一把产自惠阳。

然而在产业荣光的背后,一些惠阳吉他制造企业也有自己的辛酸。“代工”二字让企业处于利益分享链的底层,100%的努力却只能收获“5%”的利润。意识到这一点,许多惠阳吉他企业开启品牌跃升之路。更有走在前沿者,凭借算法突出重围,在吉他中融入了芯片算法、新材料、APP智能等技术,开辟乐器数字化赛道,让一把看似普通的吉他,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义音乐的未来。

在恩雅乐器展厅,顾文斌拿起一把智能吉他为来访者展示其与传统吉他的不同之处。

吉他的音质也可以是数学问题

通过芯片算法和音响设计闯出新赛道

“全世界每10把吉他,就有7把是中国生产的,那么中国能在这个产业里获取多少利润?” 在4月28日举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场宣讲活动上,惠州市恩雅乐器有限公司(下称“恩雅乐器”)创始人,从事吉他行业15年的胡海明在宣讲时向观众提问,随后给出了答案“5%”。

胡海明说,这“5%”是因为中国制作的吉他,90%都是为西方品牌代工。“这并非中国制造的技术不行,而是西方掌握了品牌价值。品牌溢价,让他们轻松获取大部分的利润。”

这样的局面在智能化的时代有了新转机。

音乐爱好者在体验“赛博吉他”。

“今天,科技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因为智能吉他在中国的诞生,世界吉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胡海明在现场分享了他创办恩雅乐器的故事。

2010年,胡海明大学一毕业就来到惠州惠阳区“朝圣”。“我通过老乡了解到:中国最大的吉他产地就在我们广东惠阳区。于是我就从江西来到这里创办了恩雅乐器。”

得益于尤克里里流行的机遇,又抓住了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风口。恩雅乐器几年时间就成为全球各主要电商平台的尤克里里销量冠军。

尤克里里的成功,让胡海明信心倍增,就在他信心满满走向欧美市场时,恩雅乐器的出海之路碰到了“坎”。“当时我决定挑战欧美品牌在吉他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决定被很多前辈认为‘年少轻狂’。2017年,我带着第一次开发的传统恩雅吉他到美国参展,果然碰了一鼻子灰。我们的产品几乎无人问津。”

这次挑战的失败,让胡海明团队重新思考品牌布局。在寻找突围的路上,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让他们看到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的希望。

回归“初心”,胡海明与团队深入探讨,吉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们发现用户购买吉他看重的是‘声音、手感、创造力’。”胡海明说:“吉他的声音、音色的好坏,是声波的好坏,本质上是个数学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芯片算法和音响设计实现更好的音质。”

从2019年开始,恩雅乐器便相继在我国广州、深圳以及美国部分地区设立研发部门,专攻新材料、芯片算法、音响设计、APP智能交互等领域,组建了包括音乐工程师、编程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声学工程师在内的上百人研究团队,研发智能吉他。不到3年,恩雅乐器就发布了第一款智能吉他NEXG,集成智能效果器、声卡、无线麦克风、音乐平台等功能,这是全球首款集成大功率音响的超便携碳纤维智能吉他,也开启了惠阳吉他全新的赛道。

不同于传统吉他工厂,“赛博吉他”的产线更像是电子厂。

迭代升级让算法读懂音乐

赛博吉他一个人就能组建一支“乐队”

“我们把音乐变成算法能读的语言。”胡海明告诉记者,声音的底层是波形,音乐合成的底层逻辑是数字语言,“我们通过识别不同的波形,再进行‘克隆’,通过数字算法便可以准确地模拟乐器的声音。”

胡海明介绍,智能吉他打破了传统吉他界限。“它不仅是吉他,还是吉他老师、家庭智能音箱、K歌音箱,甚至一个人一把吉他,就能像一个乐队一样进行音乐创作。”

除了更加丰富的玩法,胡海明介绍,智能吉他还实现更短的工期和更高的性价比。他说,传统木吉他生产制作周期约40-50天,而生产智能新材料吉他只需4-5天,不但品质更加稳定,生产效率更是提升10倍。而且3000元的智能吉他NEXG就可以获得超过2万元传统吉他的音色体验。

智能吉他NEXG一经上市,就受到全球音乐人和吉他爱好者的喜爱。产品也在多个电商平台位列销售榜单前列,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的知名乐器店和山姆会员店。

它的成功让恩雅乐器对智能吉他赛道倍感信心,不断加大对智能吉他的投入。“这两年,我们在智能吉他赛道上以每年近500%的增长速度加速狂飙。”胡海明说。

2023年,恩雅乐器对产品进行迭代,发布第二款融合效果的智能吉他,上市一年获得沙利文认证,全球智能电吉他销量第一。

2024年,恩雅乐器发布当前第三款智能吉他——赛博吉他。胡海明介绍,与传统木质吉他相比,赛博吉他融合了钢琴、电钢琴、电吉他、古筝、口风琴等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自带弹唱模式、solo模式、智能乐谱、鼓机伴奏等多种功能,手指按下,并轻微晃动键盘,智能吉他还可以实现古筝技法中的“摇指”,延长乐音。

当乐器的发声原理从机械振动转向数字模拟,如何让智能吉他兼具专业性和可玩性,恩雅乐器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实现了标准化的数字音色。如今的赛博吉他,能够做到专业的音质效果和演奏体验,让普通人也能弹奏出专业水准的声音。

多款智能吉他的推出,帮助恩雅乐器实现异军突起,奠定了其在智能乐器领域的地位,也带来人气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助力企业逆势增长。“2024年我们卖了45万只吉他,全部是自主品牌。今年预计能卖到70万只以上,第一季度增长了差不多110%,全年预计可增长70%以上。”恩雅乐器联合创始人顾文斌介绍。

投资建设产研基地

凭借吉他链接用户打造音乐交互平台

在恩雅乐器展厅,顾文斌拿起一把智能吉他为来访者展示其与传统吉他的不同之处。认真聆听,可以发现智能吉他音声更为丰富,伴随着弹奏还有鼓声等加入丰富声音层次。

“恩雅生产的吉他正从单纯的吉他演奏乐器到成为集乐队演奏、音乐教育等为一体的集合体。”顾文斌介绍,最新的赛博吉他利用App 链接音乐平台,可以让不懂弹奏的人实现跟着亮灯乐谱3分钟学会弹唱,不到1年时候已帮10万音乐爱好者快速解锁弹唱超能力。

“通过App ,不需要老师也能学会弹奏,大大降低了玩音乐的门槛。”顾文斌,智能吉他配套的App能为初学者生成想学歌曲的简谱,并将乐谱简单的编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种颜色,学习者根据颜色弹奏,就能演绎动人的音乐。“随时随地都是舞台,人人都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

顾文斌介绍目前APP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两百万。“未来我们希望丰富App平台内容,不止将其作为恩雅吉他的配套软件,而是打造成学音乐、玩音乐的交互平台。”

“恩雅乐器并非一开始就拥有高端技术或品牌光环,但我们选了一条‘高维打低维’的路径。”顾文斌将恩雅乐器的技术创新归纳为三个维度:材料、算法与音响技术。在他看来,传统吉他行业一直依赖手工生产和贴牌代工的营销模式,恩雅乐器从成立之初就瞄准技术驱动和全链条创新,试图以“系统性升级”重塑行业生态。

目前恩雅乐器拥有相关专利100多项,拥有大部分智能吉他领域专利,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仅凭智能吉他产品,恩雅乐器的销售额已超亿元。

尝到甜头,吉他智能化的创新之路将继续探索前行,占地1.3万平方米的恩雅音乐创新(惠州)产研基地项目(一期)正在建设,计划引入智能化生产线,专注于智能吉他的生产与研发,彻底告别传统吉他的生产模式,预计今年底项目建成后,产能将提升5-10倍。

“制造升级的不是单点突破,而是从供应链到人才体系的整体进化。”顾文斌说,恩雅乐器的创新实践证明了传统行业弯道超车的可能性。通过整合材料科学、芯片研发与数码化营销,企业逐步构建特有的竞争力,并推动乐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顾文斌说,在这的背后,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大湾区提供的可供企业创新发展的肥沃制造业土壤。“广东为音乐乐器行业提供了全国乃至全球最棒的一个供应链基地,其在制造业发展的长期积累过程中,汇聚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部分有专业基础的人才吸收了更先进的理念,使用了更先进的设备后,有很大机会生产出传统+创新‘1+1>2’的产品出来。”

有着“中国吉他产业之都”“中国吉他制造业的摇篮”等称号的惠阳区一直在鼓励推动区域内吉他企业创新发展。先后出台《惠州市惠阳区吉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惠州市惠阳区吉他产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扶持惠阳吉他企业逐步形成品牌优势,坚定行业发展信心,摆脱“贴牌”,助推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

而今,惠阳吉他领域已经有吉他相关企业8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规上企业7家,产值约4.05亿元。

突破产业边界,惠阳区正继续以“吉他+”行动打造独有的文化符号。结合吉他文化进校园、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吉他+非遗”等活动,推动吉他制造业向文化、艺术、音乐、工业、旅游等领域拓展延伸,以吉他为媒丰富“活力惠阳”内涵,书写全国吉他产业核心区新的荣光。

采写: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谢燕玲

视频:南方+记者 蓝单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作者】 蓝单;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