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九科联动救治九龄患儿
时间:2025-07-24 19:53:00
时间:2025-07-24 19:53:00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6月中旬,西安交大二附院骨科中心创伤与手外病区急诊收治一名9岁危重下肢创伤稀有血型(AB 型 RH 阴性血,俗称 “熊猫血”)患儿,该患儿因玻璃扎伤导致下肢血管断裂,在交大二附院多学科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历经1月鏖战:血管神经修复、儿科重症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多次创面换药及VSD治疗、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医护精心护理,最终于7月中旬成功康复出院。这是该院骨科中心创伤与手外病区与多学科的紧密协作、攻坚克难的一次成功实战典范,充分彰显了医院在应对复杂险峻病情时的及时处理、协调应变化解危机的综合能力。
入院时,患儿下肢存在多处开放性损伤,其中腘窝下方存在一处隐匿性伤口,足背动脉搏动微弱,胫后动脉无法触及。该院骨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判断患儿存在下肢血管损伤,术前B超检查证实患儿胫后动脉远端无血流。面对这一极危重情况,由骨科中心主任李浩鹏主任医师任总指挥并与创伤与手外病区张纯主任医师、张开放主任医师、王伟卓主任医师、黄省利副主任医师、薛建利副主任医师、董军主治医师组成救治团队,报备医院总值班积极协调全院各相关科室迅速展开救治。王宁副主任医师、魏海东副主任及团队当即为患儿实施麻醉,由创伤与手外病区董军主治医师主刀,心外科王玮璠主治医师、血管外科李宗禹主治医师、骨科规培医生王达致紧密配合,紧急实施手术。术中进一步探查发现胫腓干动脉及伴行静脉斜行完全断裂,神经不完全损伤,他们凭借精湛的外科技术,成功完成了血管吻合神经修复手术。
然而,由于患儿是稀有的 “熊猫血”,给整个救治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这种罕见血液供应紧张,一旦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及时补充血液是至关重要的。输血科董艳迎副主任团队在得知患儿为稀有血型后,迅速启动紧急预案,与西安市中心血站取得联系,紧急调配RH 阴性血,并在血液到达后迅速完成血液交叉配型和输血前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大量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医院输血科及时充足的血液供应确保了手术和后续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儿下肢血管神经吻合后即刻转入医院儿科PICU进一步严密观察,杨琳主任医师、张岚副主任医师、徐尔迪副主任医师、郭英英主治医师、何青茹医师、雷思敏医师等为患儿建立呼吸机辅助通气,密切观察患儿术后生命体征、血液生化指标、频繁触摸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并于当夜凌晨2点展开包括骨科、血管外科在内的多学科会诊。患儿于术后48小时逐渐出现了高度怀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症状,该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急症,当筋膜室内的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血管和神经,导致肌肉缺血坏死、神经功能受损,若不及时处理,将面临肢体功能永久性丧失甚至截肢的风险。在此次救治中,患儿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紧急性,由于术前下肢损伤严重,术中和术后组织水肿出血使得筋膜室内压力迅速上升,病情进展极快。同时,由于患儿的特殊血型,血液供应紧张,这给治疗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发现患儿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迹象后,骨科团队迅速做出反应,李浩鹏主任判断决定患儿需行即刻实施骨筋膜室切开减压,遂由张纯主任医师、董军主治医师立即为患儿早期实施了下肢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及时缓解了筋膜室内的高压状态,避免了肌肉和神经的进一步损伤。
在患儿的恢复阶段,创面的处理成为治疗的关键环节。由于患儿的下肢创面较大,儿科PICU的治疗中经历每天多次换药后仍有显著渗出,创面感染风险极高,其愈合也面临较大挑战。黄省利副主任医师、董军主治医师在患儿下肢创面渗出逐渐减少后采用了负压真空吸引治疗(VSD)技术。该技术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减少创面分泌物,有效预防感染,为后续的植皮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在 VSD 治疗过程中,儿科PICU医护人员精心呵护患儿,密切关注创面的变化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 VSD 治疗,患儿的创面情况明显改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达到了植皮手术的要求。随后,黄省利副主任医师、董军主治医师、烧伤整形科党禄医师为患儿成功实施了游离植皮手术,用健康的背部皮肤覆盖了创面,进一步促进了创面的愈合。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儿科PICU杨琳主任医师、张岚副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贯穿始终,多次组织院内专家会诊,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于第一时间发现并解除术后突如其来的各种危象、及时调整用药使患儿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确保创面无感染,同时儿科医护团队还耐心、细致对患儿的心理关怀和康复指导。她们与患儿及其家属保持体贴密切的沟通,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儿科神经康复专业团队也积极参与,为患儿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极大地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此次极危重下肢创伤患儿的成功救治,是该院多学科协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在面对复杂险峻病情时的快速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救治实力。同时也彰显了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与担当,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救治工作树立了典范。该院作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各科室的均衡发展和协同共进,培养了一批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同时,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多学科协作机制,通过定期组织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加强各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工作合力。在此次救治行动中,各科室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充分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性和紧密性。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