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时间:2025-04-19 08:11:00

云南网讯(记者 朱丹)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省于4月18日至26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4月18日,2025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在昆明启动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邀请省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向新闻媒体通报2024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以及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相关工作情况。

发布会介绍,2024年,全省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全省专利授权3.38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3.1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32件,同比增长15.2%和17.2%。商标有效注册量76.65万件,同比增长10.7%,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累计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60件,全国排名第六位;版权作品登记17.7万件,同比增长62.2%。获国家授权的林草植物新品种53个,累计授权419个,全国排名第四位。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23个,通过省级审定的270个。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省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更加有力。在司法保护方面,以“昆仑”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行为,累计侦破各类案件1067起,同比增长9%,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234万元;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571件,审结案件6946件,知识产权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35天,同比减少近16天。在行政保护方面,组织开展“剑网”“龙腾”“蓝网”等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行动,持续开展维权援助机构清零行动。在协同保护方面,全省各级知识产权行政、司法部门开展跨地区跨部门保护协作,实施“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机制;11个部门协调配合,加速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警务联络官”制度,设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警务联络官”150名。

当前我省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日益显现。出台云南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五条措施,为全省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出让3148次、受让3426次,许可868次、被许可610次,专利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68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3.46亿元、同比增长54%。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全省设立商标品牌指导站59个,提供公益服务5300余家(次),核准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企业790余家、同比增长14%。累计支持88家企业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带动农民就业30余万人,产生经济效益40亿元。“普洱茶”“宣威火腿”品牌价值超100亿元,分别达到692亿元、103亿元,进一步扩大了我省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在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方面,全省累计获批国家级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4家,备案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75个,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昆明市、大理州列入试点。累计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56家,2024年新增民间文艺类、法律咨询与援助类版权服务工作站。在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方面,我省业务受理窗口各项业务大幅提升,办理专利许可合同备案较2023年增长6.2倍,专利权质押登记同比增长83%,专利优先审查同比增长86%,各项业务均按时高效完成,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此外,我省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向纵深推进。成功举办云南省首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国际交流活动,深化国际地理标志创新发展合作,提升了云南地理标志国际影响力。推进国家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昆明分中心建设,涉外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高标准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合力推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