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财政教育改革 群众叫好、全国率先
时间:2025-03-21 08:01:00
时间:2025-03-21 08:01:00
开心!每天接送女儿时,张韵都乐得合不拢嘴。张韵家住宜都市姚家店镇,女儿陈子嫣在姚店幼儿园上学。去年以来,幼儿园面积扩大了,增加了轮滑等教具,增设了跆拳道、游泳等课程,孩子们还能拔萝卜、挖土豆,体验劳动的快乐。“镇里的幼儿园不比市里的差,活动空间更是大了不少。”她说:“自己没有多花一分钱,幼儿园的变化看得见,真高兴。”
自2019年就在姚店幼儿园工作的张锡婷也很开心。3月18日,她兴奋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去年工资大涨,据说今后每年按10%的比例增长,未来几年,她这个编外人员的工资将达到在编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之和的90%。担任中四班班主任的她说:“现在工作更安心了。”
拔萝卜龚小莉摄
挖土豆龚小莉摄
跆拳道龚小莉摄
打桂花龚小莉摄
捉泥鳅龚小莉摄这种喜人的变化,来自一项省级财政教育试点改革。省财政厅通过深入省内外多个地区实地调研,研究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办学特点,摸清公办幼儿园经费保障短板,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印发《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提升办园水平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将原公办园的“在编人员全额保障+编外人员定额保障+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模式,调整为“生均财政拨款+特定项目保障”模式。为了推动改革顺利实施,省财政厅召开试点推进会,指导地方科学核算公办幼儿园办园成本,合理测算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加强经费统筹,适度提高非编教师待遇,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前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科学配置。
宜都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积极响应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的财政教育改革政策。宜都市财政局、市教育局联合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打破经费使用壁垒,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统计资料显示,2024年,该市本级财政在学前教育方面新增投入500万元,今年预计新增投入640万元。各幼儿园配齐玩教具、图书,持续改善办园条件。张锡婷介绍,学校图书馆根据师生需求采购书目,目前可供选择的图书大增。市公办幼儿园编外聘用人员工资待遇从人均4.8万元提高到人均5.3万元,增幅约10%,并且未来将持续增长,直至达到在编人员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项之和的90%。对非编教师来说,待遇好多了,教师队伍更稳定了。
宜都市通过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带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教联体内多所幼儿园的人、财、物等资源整合及有序流动。该市通过“大园带小园、强园带弱园”的模式,将教具图书等资源从城区幼儿园流动到乡镇幼儿园,实现了学前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截至2024年底,宜都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6%,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9.1%,在全国率先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级督导评估。
据了解,全省还将扩大学前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改革试点范围,让改革成果惠及每一户家庭,真正实现“幼有优教”。
(湖北日报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何安俊)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