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Ai 山东港口提速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

时间:2025-04-04 14:13:00

记者从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了解到,2月15日和2月17日,山东港口分别举行2025年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青岛)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2025年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烟台)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涉及总投资额超过1691亿元,其中不乏青岛港国际数港中心等数智化工程。

这是山东港口贯彻落实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大项目为抓手,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有力担当,也是山东港口积极拥抱、融入人工智能新潮流,提速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的积极行动。

大项目带动区域大发展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山东港口成立以来,以重点项目为牵引,持续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全面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青岛市设立的投控、贸易、山东远洋等11个板块集团、新注册的62户企业,合计注册资本达219亿元,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200余个,累计纳税178.8亿元;在烟台市连年开工、投产港产城融合项目,累计落地投资442亿元、纳税超45亿元,贡献外贸进出口额1600多亿元,成为城市发展的“金牌合伙人”。

2月15日和2月17日活动现场公布的数据再次彰显了山东港口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手笔”:山东港口2025年在青岛市建成投产、目前续建以及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共计29项,总投资934亿元,其中计划新开工重点项目15项,包括青岛港国际数港中心工程等“三区互融”配套项目,总投资770亿元;在烟台市建成投产、目前续建及拟新开工项目共31个,总投资757.2亿元,其中计划在世界级专业化码头集群、服务全球的一流港口生产配套设施、面向全球的“三区互融”园区三大领域新开工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专业件杂货泊位工程、中国北方二手车集散基地等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480亿元。

山东港口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山东港口建设发展,先后出台《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等政策文件。去年6月,青岛市高规格成立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高站位研究目标任务,高质量谋划政策举措。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就“加快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抓好新版青岛港总体规划实施”等作出部署。

烟台市同样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港口发展,积极树立港城协同发展新标杆。烟台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烟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2023-2035)》,明确了港口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具体目标。今年烟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大力推进“以港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推动烟台港由货物中转港向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转型,更好构建港产联动、港城融合的发展新局面。

以大项目为抓手,山东港口将进一步提速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建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供应链头部企业,助力青岛市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助力烟台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Ai提速

记者注意到,山东港口推出的重点项目中,不乏数字化、智慧化工程。以2025年计划重点建设的青岛港国际数港中心为例,该项目是青岛港数字化转型的典型项目,将引入多项人工智能服务,提升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智慧化水准。

人工智能正是山东港口重点布局的发展方向。2月19日,山东港口在青岛举行2025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总体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山东港口将聚焦港口生产和安全,进一步提能力、上规模,建生态、覆全链,打造数实融合新图景,拓展供应链生态伙伴全链条,共建全链数智新融合。

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在会上部署山东港口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持续强化目标导向,全力打造科技强国重要战略支点、产业链升级关键引擎、数智管理行业标杆,着力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港口高质量发展。

会上,山东港口还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攻坚方向》《2025年度十大数字化示范场景》,将重点围绕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技术、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四大方向,组织第三批十大科技创新攻坚;发布《“连钢创新团队”科技人才攀登计划实施方案》,将进一步发挥“连钢创新团队”引领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开展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支撑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山东港口与百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智慧港口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探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构筑产业新生态,引领相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启动“氢港智链”科创发展基金及项目合作,进一步支持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相关产业发展,为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提供科技、金融支撑;宣布丁荣军院士工作站入驻山东港口,为港口的智慧化、绿色化转型提供高水平科技创新科研能力支撑。

山东港口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矢志攻坚核心技术,高标准完成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试点任务,全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等系列首创成果相继落地,实现骨干货种智慧作业全覆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DeepSeek引爆科技圈以来,山东港口迅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DeepSeek大模型新技术新特性,组织全体职工深入研究DeepSeek如何赋能智慧港口建设,快速部署引入DeepSeek新能力相关工作。2月8日,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完成DeepSeek模型在港口私有化部署,面向港口开发者提供推理接口。2月9日,山港小“Ai”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为港口职工提供更接近人脑思维的知识问询和推理服务,赋能山东港口数字化办公效能提升。

下一步,山东港口将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运营智能决策、安全应急响应、设备智能运维等特定场景的深入应用并持续强化和合共生,在优化创新资源上下功夫、在激发创新活力上出实招、在营造创新生态上求突破,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共绘智慧港口新图景。

(大众新闻·山东国资记者 巩聪聪 / 通讯员 马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