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布新一届大选日期,有何考量?
时间:2025-04-16 08:32:00
时间:2025-04-16 08:32:00
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
4月15日,新加坡总统尚达曼在总理黄循财的建议下解散国会。2025年新加坡全国大选正式启动,投票日定在5月3日。据新华社报道,这是尚达曼2023年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解散国会,也是黄循财2024年担任总理后首次领导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参加全国性选举。
自前总理李显龙去年5月辞职、黄循财同月“接棒”以来,下届选举时间备受关注。根据新加坡总理公署4月15日发布的消息,尚达曼发出国会选举令状,宣布4月23日为2025年全国大选提名日。这意味着新加坡各党派有大约两周时间准备大选。
黄循财4月15日在社交平台脸书发文说:“我们目睹了世界上的深刻变化。它变得越来越不明朗、不确定甚至不稳定。过去几十年的全球条件使新加坡取得成功,而这些条件可能不再成立。这就是为什么我提出大选的原因。在这个关键时刻,新加坡人应该决定由什么团队来领导我们的国家和绘制我们共同前进的方向。”
黄循财的发言符合人民行动党的一贯论述,该党往往将选举结果与民意对执政党的授权联系在一起,强调新加坡在面临国内外挑战的情况下,执政党需要通过大选获得选民强有力的支持。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人民行动党政府就在疫情与经济的“双重危机”下提前大选。
内忧外患
黄循财4月4日在社交平台发表视频说,美国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虽然目前对新加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这个措施的后果更为广泛和深远,新加坡将面临被排挤、边缘化以及抛在后面的风险。“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如今人们正进入一个更加武断、充斥着保护主义以及危险的新阶段。”他担心,极为依赖国际贸易的新加坡,将受到比其他国家更沉重的打击。
李显龙的近期讲话与黄循财语调类似。4月14日,他在与人民行动党关系密切的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礼堂表示,接下来5年至10年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将非常高,外部环境也变得不再友善。他强调,贸易战会冲击各行各业,颠覆商业运作。原有的商业模式突然消失,不只是无法继续招聘员工,而且可能会造成许多人突然失业急需安置,而且这会很快引发经济衰退。而且,一旦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市场,这些措施的撤回就变得非常困难。
反对党对这些言论颇为敏感。前进党主席陈清木4月6日称,内阁部长发出这些呼吁是要“让选民感到恐惧”,选民会因为害怕贸易战等局面,而觉得在来临的大选中投票给现任政府是最安全的做法。现任副总理王瑞杰12日反驳说,关税问题直接影响新加坡所有工人和企业,希望反对党不要将这一课题政治化。
据彭博社4月12日报道,Blackbox的民调显示,尽管超过80%受访者对新加坡发展方向感到满意,但生活成本、工作成本和住房负担能力是新加坡人的首要考虑,关税、大国关系等国际议题对选民情绪也有所影响。另一项由YouGov发起的调查发现,人民行动党至少可以获得40%选票,而工人党至少获得12%选票。
一些人对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感到失望,尤其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商品及服务税(GST)增加到9%、对仍在从事低端服务的年长新加坡人的支持不足、房价、地铁故障、外籍劳工以及近期相关官员涉及的丑闻等。
面对新加坡人关切的生活成本问题,人民行动党也给出了许多回应。黄循财就任总理以来,多次探讨要重修该国的“社会契约”,强调再分配的意义,并推出旨在争取年轻人支持的“前进新加坡”计划。2月18日,兼任财长的黄循财在国会发表2025年财政预算声明。预算案包含一系列支持家庭和企业的措施,包括多种消费券和减税政策,旨在用“发糖”的方式回应民众通胀关切。
此外,一些“选举技巧”也引起争议。反对党红点同心党秘书长拉维(Ravi Philemon)15日称,投票日落在5月3日,这意味着劳动节隔天就是冷静日,所有政党都不能在冷静日竞选。而新加坡人会在劳动节当天看到全国职工总会铺天盖地的报道,政府在五一劳动节活动上宣布的任何承诺,包括工资提升、补助金、奖励金或工友福利,都会在冷静日当天成为头条新闻,但反对党却无法做出回应。
全新布局
去年12月,黄循财被推选为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新加坡媒体注意到,2025年大选将是黄循财担任总理以来首次“挂帅”,他要率领执政党争取选民支持。选举结果被视为他上任总理后的首张成绩单,外界关注的不只是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还包括会否有更多选区落入反对党手中。
2020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取得61.24%的总得票率,是该党再度回落得票率低点。深耕地方选区和政策讨论的工人党拿下10个议席,创下有史以来反对党获得的最多席位数。工人党领袖毕丹星还获委任国会反对党领袖称号,是新加坡首次。前进党的2人则凭借非选区议员制度当选非选区议员。
当时,舆论分析说,2020年大选结果反映出新加坡人对国会多元化的期待超过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李显龙本月14日的演讲再度提到了这一课题。他承认,新加坡人希望国会中有更多的反对党议员,“反对派议员永远不会从国会中消失”,“但是新加坡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制度,这是由一个良好而有能力的执政党领导的。这取决于选举能否产生对新加坡有用的结果。”李显龙还警告说,如果选民继续将更多反对党人士选入国会,政府的治理能力和锻造“新加坡最棒团队”的能力就会被削弱。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李显龙胞弟李显扬13日在脸书上发文说:“在一个不确定且不可预测的世界中,新加坡需要新的声音,新的想法,新的方法。”他认为,国会中人民行动党议员比例太高,会让人民行动党成为和民众脱节的象牙塔、缺乏思想上的多样性,甚至造成社会的停滞和衰败。李显扬早在2017年就与李显龙矛盾公开化,并在2024年离开新加坡。
3月11日,由公务员组成的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发布重新划分选区的白皮书。新一届大选的选民人数约275万人,比上届2020年大选多出约10万人。由于选民人数增加,国会议席总数将从目前的93个增至97个,选区数量从31个增至33个,包括15个单议席选区,8个四人集选区和10个五人集选区。
随着选区划定方案公布,新加坡社会和政界对选举的关注越来越浓厚。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由于部分选区大幅度重划,涉及对反对党深耕或有意竞逐的选区的改变,引起反对党不满与坊间热议。
举例而言,竞争激烈的东海岸集选区范围有所调整。在过去4届大选中,东海岸集选区一直是人民行动党和主要反对党工人党的重点战场。2020年大选中,当时的候任总理人选王瑞杰“空降”东海岸集选区对战工人党,仅以53.39%的选票险胜,得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4月,王瑞杰以年龄为由决定不再担任“第四代团队”(4G)的领军人物,亦即放弃从李显龙手中“接棒”总理一职。
4月,新加坡朝野政党走访选区的脚步越来越频密,不少新面孔也进入公众的视线。新加坡《8视界新闻网》梳理发现,人民行动党将陆续推介30多名新准候选人,这也是该党在近年大选推出最多新人的一次。在这些新面孔中,1981年或之后出生的千禧一代占六成。工人党和另一新锐反对党前进党也分别推出至少10名和5名新人。
黄循财4月12日在他负责的马西岭—油池集选区林邦分区党支部记者会上说,人民行动党的新面孔中有一些人具有出任政务官的潜力,会浮现出“第五代团队”的人选。此外,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舆论认为,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经验丰富的人民行动党籍第三代部长可能多留一届。黄循财已经表示,国务资政李显龙和副总理颜金勇将会继续出战来届大选,并留在领导团队内。
新加坡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多数议席的政党可组建政府。刚刚解散的国会成立于2020年,任期即将届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新加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