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图揽胜-湖北宜昌景点地图
时间:2024-12-10 10:10:01
时间:2024-12-10 10:10:01
湖北省:简称“鄂”。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旧以洞庭湖 以北得名。春秋时为楚国地,唐属山南道,清置湖北省。面积 1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165万。地势西高东低,西、 北、东三面为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长江横贯 东西,江汉平原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之称,属亚热带 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盛产稻、小麦、玉 米、薯类、棉花、黄麻、茶叶、油桐、生漆、柑桔等。是著名 淡水鱼产区。
宜昌,湖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截至2020年,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为402 万人。
宜昌景点:三峡大坝、三峡人家风景区、西陵峡口风景区、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三游洞摩崖、玉泉寺、五峰后河原始生态旅游景区、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一、三峡大坝
位于宜昌县三斗坪镇,下距葛洲坝40公里,整个工程由拦江大坝、水力发电厂和通航船闸组成,拦江大坝建在中堡岛上。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与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三斗坪一带河床开阔,两岸花岗岩基坚硬、完整,所以长江三峡工程选址在这里。长江三峡工程竣工后,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中年均发电量可达849亿度。
三峡大坝旅游区占15.28平方公里,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是五个观景点,登上4A级旅游景区坛子岭观景点你能鸟瞰三峡工程全貌,体会毛主席诗句“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与自豪;走进近坝观景点,你能零距离感受雄伟壮丽的大坝;登上坝顶你能直面雷霆万钧的泄洪景观;来到截流纪念园欣赏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仿佛置身于“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人间美景。
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屈原祠是该国家文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有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二、三峡人家风景区
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
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泉。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
三、西陵峡
西陵峡以三峡大坝为分界点,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全部在秭归县境内,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有“三峡”——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崆岭峡,有屈原祠和全国最大文物复建保护地——秭归县凤凰山,有中国唯一龙舟训练基地——秭归县国际龙舟训练基地。下段有两峡——灯影峡、黄牛峡,有黄陵庙、三游洞等古迹。
西陵峡口风景区现已形成了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五洲休闲娱乐园、下牢溪(天然浴场、漂流)、龙泉石树园、仙人溪、森林公园八大景区。身临其境,可以赏花草,游峡谷,识鸟音,掬清泉,亲溪水,观巴舞,听楚歌,览大坝,拜先祖,中外游客誉之为“山水画廊”、“活的巴风楚韵”。古往今来是人们游览观光、休闲疗养、科普考察和礼仪朝拜的胜地。“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欧阳修语)。”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瀑不秀,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
西陵峡口风景区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羲月……”生动描述了三峡峡谷景观的奇绝峻秀。此后,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来,观赏游览之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绝句佳文,诸如白居易、白行简,元稹的前三游,三苏的后三游,陆游的《入蜀记》,还有曾当过宜陵县令的欧阳修,以及李白、杜甫、刘一儒、雷思沛等等,都曾留下了珍贵诗文。景区景观的奇丽佳境,使之倾倒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
四、湖北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
位于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隔河岩旅游专用码头,距长阳县城10公里,是三峡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与神龙架、武当山、长江三峡并称为湖北四大甲级旅游资源区,被列入鄂西圈十大核心旅游景区之一,年接待能力达到100多万人次,是湖北省服务标准化旅游示范景区。
清江画廊主景区东起清江隔河岩大坝倒影峡,西至清江水布垭大坝盐池温泉,涵盖沿线所有旅游资源,高峡平湖东西纵深长达一百公里。景区内山青水秀,风光满眼,青山绿如缎带,江水蓝如宝石。早晚,江面雾气升腾如蓬莱仙境;四季,野花点缀如天女花裙,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桨声灯影的故乡。景区当前主要有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仙人寨、倒影峡等景点,以及刚打造的“魔芋健康养生之旅”绿色精品线路,还有麻池古寨、盐池温泉等景点正在打造之中。
五、三游洞摩崖
简称三游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7公里的长江边的山崖上,位于西陵峡峡口处。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着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到此一游,并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六、玉泉寺
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萧察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晋王杨广应智头奏请在此起寺,敕名“一音”,后改为“玉泉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杨广敕封智头为“智者禅师”,并亲书“智者道场”匾额。唐贞年间(672——649年)僧法瑱增建;仪凤二年(677年)唐高宗诏请寺僧弘景为师;后周长寿三年(694年)金轮圣皇帝亲授舍利并敕建七层砖塔瘗之;三朝国师神秀在寺创禅宗北宗。宋天禧末年(1021年)明肃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捐银扩建,改额为“景德禅寺”;崇宁时又敕为“护国寺”。元世祖、武宗、仁宗皇帝敕修。明、清屡毁屡修。1949年后又进行了多次修葺。现存殿堂楼阁多具明清营造风貌,其间也部份保留宋、元规制遗风。玉泉寺曾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严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鼎盛时期其规模“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被誉为“三楚名山”、“荆楚丛林之冠”。
玉泉寺现存主要殿堂有:弥勒殿、大雄宝殿、毗庐殿、韦驮殿、伽蓝殿、千光堂、大悲阁、十方堂、藏经阁、文殊楼、传灯楼、讲经台、般舟堂和圆通阁等。其中大雄宝殿最为雄伟瑰丽,系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玉泉寺前三园门北侧青龙山馀脉冈地上有玉泉铁塔一座。铁塔本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千佛塔”,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为重瘗唐高宗、则天皇后所授舍利而铸建,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级,通高16.945米,重26472公斤。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舍利;塔基、塔身均为生铁铸造,塔基须弥座八面铸有铁围山、大海、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及石榴花饰纹,座八隅各铸顶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仟山,状极威猛;塔身平座上铸有单钩阑,塔身各作四门,两两相对,隔层交错。
七、五峰后河原始生态旅游景区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峡物种基因库,以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珙桐林而号称“中国鸽子花的故乡”。保护区最高峰海拔2252.2米,总面积40168公顷。
迷人的原始森林:后河地处亚热带,常年平均气温15度,气候宜人,四季如画。原始森林内古木遮天蔽日,老茎生花,四季常果,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景象。森林每天释放氧气709吨,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极高,是“天然氧吧”。后河河水暴雨不浑,久旱不退,清澈见底。清泉随处可见,水质纯净甘甜。
天然的动植物王国:保护区内荟萃有野生维管植物2087种,野生动物达110多种,分别占湖北省总数的34.3%和46.8%;拥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9种,极度濒危动物51种。这里是湖北唯一发现华南虎的地方,金钱豹、云豹、黑麂、青猴、熊、麝、獐、金雕、红腹角雉、白雉、锦鸡、大鲵等湖北唯一或分布最多的走兽飞禽,常年出没生息在这深山林间,给古老的森林更增添了野趣和神秘。
天门峡景区是后河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域,拥有七大旅游产品:峡谷奇石游览区、综合服务区、科研服务区、休闲体验区、动物野化区、度假养生区和薄刀岭游览区。
天门峡左侧峡谷深达600米,右侧的巍巍悬崖是神秘后河与红尘俗世隔绝的一道天然屏障,恰是一道连接天地的大门。这座“一夫当关,万无莫开”的山崖,与对面的山峰对峙,形成后河第一个U字形的峡谷地貌,是冰川时期典型的地质结构。
后河地质状貌复杂,从远古代至新生代第三系,几乎所有地层均有出露。所露地层的褶皱、断裂明显,排列有序。天门峡峡谷中,多处形成“一线天”地貌,最宽处20米,最窄处只有10米。天门峡就像一扇天造的自然之门,将门内门外阻隔成天堂与人间两个世界。
八、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
是一个典型的大峡谷风景区,位于五峰士家族自治县境东部,北接八百里清江,南通武陵源、张家界,东通江汉平原,西达鄂西山寨,距长江三峡大坝100公里。公园在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近60平方公里,是一条东西走向长30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的深切型大峡谷。溪岸有天然而生的8大崖口进入溪谷。柴埠溪有坛子口、大湾口、蛟口、断山口四大景区,还有一个内口生态保护区。有上中下3条旅游线路,有景点120余处,具有奇、险、秀、幽、野五大特色,尤以茂林、幽石、异石、奇峰、险崖、溶洞景为壮观。石林:是柴埠溪一绝,其中最为奇特的是大湾口神笔峰,如一支御笔孤傲直立,上粗下细,屹立万年不倒。峡谷:柴埠溪的五大崖口最为险奇。梯子口古老的石级高悬,土家人称为“上天梯”。蛟口岩壁通天,只见蓝天一线,构成“十字天”、“一线天”的绝景。溪谷:进入溪谷杜家堡,四周千峰矗立,奇山、奇石、奇树、奇水和古老的土家民居、磨坊浑然一体,林间清泉飞瀑直泻,沟壑溪水时隐时现。密林:峭壁上生长着千年古树黑壳栎,每一株黑壳栎就是一株天然的盆景。最为珍贵的是第四纪冰川期幸存的古生树种“活化石”珙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