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黄钺是什么(《读史笔记》之二十四)

时间:2024-12-03 08:22:08

《史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巨著。鲁迅先生曾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中本纪有12篇,我们精选了3篇,已经学习完成。世家有30篇,我们精选部分篇目学习,从今天开始学习《齐太公世家》,《齐太公世家》中的第1段到第24段,这24个段落主要介绍了从姜太公到齐襄公这一段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吕尚钓奸西伯、太公献计谋、武王伐纣、尚父就国、管蔡之乱、行刺襄公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译文各处都能看到,这里主要说说其中的一些词。值得说明的是,这里主要是本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太清楚的地方,并参阅综合了有关资料。

以渔钩奸周西伯。这里的“奸”指的是男人之间的“奸”字,意为“求”。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出于此。姜子牙是兵家之祖,有《六韬》存世,康王六年薨于周都镐京,享年岁139载。

果遇太公于渭之阳,“阳”在古文中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是指渭水北岸。

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善养老”是指敬爱收养老人的意思。“盍”是指“何不”的意思。“盍往焉”,又作盍往归焉。“归”是指投奔的意思。

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诉,“政平”是指政治清平。“虞芮之讼”,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芮国在今陕西大荔,这里是指周初虞国与芮国因争田而诉讼,后受西伯仁风的感动,而停息了争讼。

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黄钺”是指一种以黄金为饰的斧,“白旄”是指古代的一种军旗。

苍兕苍兕,总尔众庶,“苍兕”这里是指传说中的水兽名或者古代掌管舟楫的官或者借指水军。“总”是指聚束、集中的意思。“众庶”是指众人、民众的意思。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居”过了的意思。比干是沫邑(今河南省淇县)人,封于比邑(今山西省汾阳市),故称比干,又称王子比干。“箕子”是纣王的伯父。箕子、比干皆谏,纣杀比干,囚箕子以为奴,箕子因佯狂而受辱。

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率领军队与商朝军队进行决战。《尚书》中有《牧誓》,位于全书第十三篇。

逆旅之人曰,“逆旅”是指去一个地方的路途中,与旅途本身无关的人,也可以指旅途中的陌生人。也表示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和孤独感,或表达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的无助和迷茫感。

管、蔡作乱,淮夷畔周,“管、蔡作乱”,本义为管蔡二叔怀疑周公专权的做法是想篡夺成王的王位,制造叛乱。“管蔡之乱”即三监之乱,武庚之乱,是指西周初期分封于商王畿地区(今河南省安阳市附近)周围的三位统治者管叔、蔡叔、霍叔叛乱的事件。

纪侯谮之周,“谮 ”是指说坏话诬陷别人。

周东徙雒。“雒”是指水名,即今河南洛河。这里是指周朝迁都到东边的洛邑。

郑小齐大,非我敌。“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对抗,针锋相对的意思, 这里引申为匹配。

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秩服”是指爵禄与服饰的等级。“奉养”是指生活待遇。

绌无知秩服,“绌”是指不足、不够的意思。古同“黜”,罢免,革除。

因拉杀鲁桓公,“拉杀”就是扳断了两胁,造成内部器官受损而死,从外表不易看出。齐襄公和文姜的不伦之恋,杀了鲁桓公,彭生作了替死鬼。

鲁人以为让,司马贞《史记索隐》“让,犹责也。”《说文》:“让,相责让也。”《广雅》:“让,责也。”这里用为责备之意。

及瓜而代,这是一个汉语成语,是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